王都風範慕尼黑

筆者在慕尼黑(慕尼克)學習生活了九年(1987-1996),到紐倫堡定居後,還常常回到慕尼黑(兩城相距一百七十公里)。我喜愛慕尼黑的古典建築、博物館、花園草地、山光湖色等,特別欣賞這裡大學和研究所自由嚴謹的學術風氣。我在這裡踏上了中國民主運動的不歸路,從此改變了人生。由於全球支援中國和亞洲民主化論壇即將在慕尼黑召開中國大變革策略研討會,我對慕尼黑這座世界名城做一些簡要介紹。

高度發達又美麗宜人的大城

慕尼黑的德文名稱為Muenchen,本義為僧侶之地。慕尼黑官方的城市格言曾經長期是「有心臟的世界城市」(Die Weltstadt mit Herz),後來才改為「慕尼黑愛你」(Muenchen mag dich)。

慕尼黑是德國最大的州——巴伐利亞州的首府,市區人口一百五十萬,面積為三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四千八百人,是德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城市。其中外國人占四分之一。都會區人口二百七十萬,是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上巴伐利亞高平原,海拔高度五百米。多瑙河的支流伊薩河沿西南-東北方向從城中穿過。市內湖泊眾多,形成許多大小公園。

慕尼黑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降水量較大。夏季(5—9月)不算熱,七月平均氣溫為19度℃冬季也不算太冷,一月平均氣溫為零下2度℃。冬季降雪不多。可見南德天氣比較宜人。慕尼黑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是一個極為發達的現代化工商業城市,但還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戲稱為「百萬人的村莊」。

巴伐利亞州是德國保守派的大本營,長期由德國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主政,但慕尼黑是該州唯一的異數,二戰以後幾乎一直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執政。克利斯蒂安·烏德(Christian Ude)任慕尼黑市長長達二十年。今年五月才由現任市長狄特·萊特接任。

二戰被炸毀,重建王都風範 

慕尼黑十八世紀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七世的兒子馬克西米里安三世的所在地。他放棄稱帝的野心,選擇和平發展的道路。一七五九年在慕尼黑建立了巴伐利亞科學院,三十年後,興建了英國公園——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該市迅速發展成歐洲大陸最大的城市之一。

一八○六年,巴伐利亞由公國升為王國,慕尼黑也升格為王都,設有國會,十九世紀是慕尼黑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人口增加到五十萬。歷代王公都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和街道,城市面貌大為改觀。路德維希一世建立了今日的慕尼黑大學。並修建了許多精美的建築物、博物館和具有古典式風格的華麗的路德維希大街,使慕尼黑成為全歐洲聞名的藝術城市。巴伐利亞光榮紀念堂前的大廣場是如今全球最大的民間節日——慕尼黑十月啤酒節的舉行地點。 

慕尼黑十九世紀開通鐵路,有軌電車,使用電燈,成立理工大學。二十世紀初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德意志博物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慕尼黑先後遭到盟軍七十一次空襲,市區建築四分之一以上受到破壞,許多地方被夷為平地。戰後,慕尼黑保持戰前的街道格局,根據傳統風格精益求精重建起來,並且新建許多造型獨特的建築。一九五七年,人口超過一百萬,仍然保持王都風範。

科技和文化中心社會主義發源地

18世紀以來,許多一流的發明家和科學家在慕尼黑工作,例如:西蒙·歐姆(Georg Simon Ohm,發現歐姆定律)、威廉·倫琴(Wilhelm Roentgen,發現X射線,即倫琴射線)。卡爾·林德(Carl von Linde發明製冷機)、尤斯圖斯·李比希男爵(Justus Liebig,有機化學的創立者,肥料工業之父)、埃米爾·克雷佩林 (Emil Kraepelin 精神病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精神病學家,發現「老年癡呆症」)等等。  

慕尼黑是德國和歐洲的文學藝術中心之一。著名德國作曲家施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 – 1949) 誕生於此。湯瑪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 – 195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 – 1906,挪威劇作家)等許多傑出人物在此生活工作。全市有二十多座歌劇院和劇院,有數個著名的交響樂團,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城。有許多繪畫藝術博物館。

慕尼黑在現代政治上,也沒有交白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引發了德國一九一八年十一月革命,導致德意志帝國威廉二世政權解體, 魏瑪共和國誕生。慕尼黑政局動盪,短期內巴伐利亞政府幾度易幟。德國共產黨於一九一九年四月,建立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列寧曾電報慶祝並給以指示。但一個月後,蘇維埃共和國被自由軍團鐵血鎮壓下去。

德國既是專制社會主義(即所謂科學社會主義,推行階級鬥爭、暴力革命、階級專政)的發源地,也是民主社會主義(崇尚議會道路、階級調和、社會保障)的發源地。這兩種勢力同別的勢力爭鬥、也互相爭鬥。民主社會主義最終在德國站了上風。社會民主黨至今還是德國的大黨,而共產黨和納粹黨都完全失敗,至今在德國受到限制。——慕尼黑經濟政治的發展歷史,都值得我們沉思。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CH and tagged by News4Me.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News4Me

Globe-informer on Argentinian, Bahraini, Bavarian, Bosnian, Briton, Cantonese, Catalan, Chilean, Congolese, Croat, Ethiopian, Finnish, Flemish, German, Hungarian, Icelandic, Indian, Irish, Israeli, Jordanian, Javanese, Kiwi, Kurd, Kurdish, Malawian, Malay, Malaysian, Mauritian, Mongolian, Mozambican, Nepali, Nigerian, Paki, Palestinian, Papuan, Senegalese, Sicilian, Singaporean, Slovenian, South African, Syrian, Tanzanian, Texan, Tibetan, Ukrainian, Valencian, Venetian, and Venezuelan news

Leave a Reply